《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强化有效教学实验》二阶段总结
(2012年春季学期)
荆门市教师科研鲁修贤工作室
根据本课题研究方案之预设,第二研究阶段即立项启动阶段,时间介于2011年11月-2012年7月,这一阶段纵跨2011年秋季学期后期,以及本学期全部。
第二阶段的主要研究工作是申报研究课题,研究课题开题,并初步展开研究,积累经验,发现问题。
为此,工作室先行统一全员的认识,确立指导思想,要求继续大力弘扬素质教育理念,深化课程与课堂教学改革,系统研究教学的有效性,追求达成较高层次的教育教学目标。教学中认真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把学习的内容与心理认知、心理保健、心理发展等有机融合,强化教学全程的有效,使学生心理健康地学习并不断优化效果等,最终达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然后,工作室给出具体措施,提醒大家解悟课题运作的要素,形成学科整合的技艺,改良语文课堂的建设。要有机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于高效教学中,要自觉坚持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理论,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探究学科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之间的关系,有针对性地发展学生的智力,提升兴趣与学习效果。
工作室安排本学期一系列任务并已经基本完成。一是确定参研教师及其班级,二是参研教师自培,这两项由成员自主落实。三是建立“课题引领制”。现在,每位工作室成员均围绕共同研究课题项目确定了一个相关的研究专题,即子课题,并根据本室课题研究的分解目标,制订了切实可行的研究方案。四是围绕工作室主课题的确立子课题遵循从实践中来回到实践中去的原则,不断完善,凸显科学、规范与新意,寻求理念与实际相结合,感悟教育教学规律,拥有自己的教育教学理想,逐渐形成个人的教学风格。五是以严谨的态度、务实的精神和科学的方法从事课题研究工作,争取多出有助于教育教学水平提高的科研成果。学会查阅文献、问卷、调查等,保存文本,并做好相关的记录。六是课题组成员经常不定期地交流教学心得,每月1次参加工作室的学术沙龙,解决实验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争取若干实实在在的斩获。七是本学期展示了三样成果:一份优质课教案,一节课堂实录,一篇论文或教育叙事(教学反思等)。
工作室的活力加速了全员的成长步伐,这个阶段又有多人次撷取佳绩和荣誉。领衔人所著《班主任在其位》一书,2012年5月由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出品。书中的理论阐述源于实践经验的总结与提升,既具有探究尝试的特殊性,更富有可资参考的适用性,解决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许多细节化的问题应该可以从中得到某些启迪。工作室成员有12人次发表各类教育教学作品30多篇,优质课和说课、课件、论文等获奖14人次,辅导学生各类作品发表或获奖30多人次,吕海蓉老师被评为县优秀班主任。
2012-7-1
字体:大 中
小 [By[鲁修贤]
in [课题运作]
at 13:16:20]
|